正確對待和解決同學間的矛盾
2009年10月30日 10:16
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
正確對待和解決同學間的矛盾
一、同學之間的關系分諸多內容
其一是友情,其二是淡漠,其三是矛盾。
1、同學間的“友情”分為兩方面,其一是同性之間的友情,其二是異性之間的友情。前者自不必過多干預,只要不是搞“小團伙”,不務正業(yè),而是純粹的交往,就應該提倡。對于異性之間的友情,就要警惕是否有早戀情結,中學生之間類似的早戀現(xiàn)象已不是個體之間的問題了。作為教師,得把握好這個度,既不要傷害了同學之間純真的友情,又要及時制止“超友情”的發(fā)生。
2、再說“淡漠”,同學之間的淡漠現(xiàn)象,雖然不是很普遍,但每個班集體中總會有那么幾個性格較內向的同學,不喜歡與別人交流,性格孤僻。這樣的同學猶如沒有長大的孩子,如果不正確引導,一旦與同學發(fā)生了矛盾,容易走入極端,使矛盾激化,釀成嚴重后果.所以他們更加需要老師的幫助.通過與其交流、談心,鼓勵,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其走出自閉陰影,最終戰(zhàn)勝自己,融入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。
二、產生矛盾的原因
矛盾緣于誤會。
學生之間的矛盾一般都是小矛盾,很多是可以避免的,有的純屬誤會.然而矛盾一旦形成,就可能引起冷戰(zhàn),爭吵,甚至于拳腳相加,不但影響學習成績,還不利于身心健康.高中階段的學生,感性大于理性,小矛盾有時也會釀成大禍,所以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,心理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.作為一名教師,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的人生觀,增強整體意識,增加班集體凝聚力,及時化解矛盾,未雨綢繆,防患于未然才是最終目的.
矛盾與誤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(lián)系,有例為證:忠君愛國的楚國大夫屈原就是因誤會被放逐,精忠報國的岳飛因誤會而被殺,明朝末年鎮(zhèn)守邊關的大將袁崇煥因被誣陷而被多疑的崇禎皇帝殺死,使明朝"自毀萬里長城.'
給學生列舉這類例子,是為了讓學生不要忽視每一個哪怕是極微小的矛盾,有時小矛盾也會釀成大禍--習慣成自然,自然成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!所以要正確對待矛盾,及時化解矛盾,消除誤會.人生更大的智慧在于避免誤會,當你認為有引起誤會的可能性時,要學會主動解釋.如果矛盾不可避免的發(fā)生了,應有寬廣的胸懷,妥善解決.俗話說: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?
生活中的矛盾,相對來說就雜亂一些,有時一個玩笑、一個眼神、一聲壞笑以及語氣的生硬都有可能產生矛盾。其中有些矛盾,在少了教師關注的情況下,還會進一步惡化,最終成為不可調和矛盾。
三、如何幫助學生處理好同學之間的矛盾
1、如何幫助學生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,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及時,妥善幫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矛盾。矛盾一詞緣于社會學者的文字中,屬于哲學的話題。唯物論者認為,矛盾無處不在,矛盾也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。在校園里也一樣,同學們一起學習、生活,難免會出現(xiàn)摩擦、矛盾、沖突,造成關系緊張,思想上不愉快。矛盾作為一個哲學話題,依舊存在于同學之間。
首先,應當認識到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并不是什么壞事,其次在于如何正確引導,要化矛盾為動力。先從學習上的矛盾說起。學習中產生的矛盾是不容忽視的,表現(xiàn)為同學之間的虛榮和忌妒.成績、虛榮是產生這類矛盾的根源。作為教師,要讓學生牢記成績取得的根本在于后天努力的結果,不經歷風雨不會見彩虹,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.成績差的同學,不要只是臨淵慕魚,而應退而結網.把優(yōu)秀的同學看做是山峰,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努力,把“山峰”踩在腳下。正所謂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山登絕頂我為峰。”通過教師的激勵,這些有嫉妒心的同學,一般都能重新審視自己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,從而在全班掀起一股“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”的新熱潮。
2、和同學鬧僵之后,如何重新交往,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。其實學會交往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,處理同學關系不可簡單粗暴,不能委曲求全,既要體諒別人,又要維持自尊。
(1) 寬 容
出現(xiàn)矛盾的雙方,雖然都有責任,但同學之間很少有惡意的攻擊。同學們要能理解、容忍對方的一時之舉。例如,對同學偶爾的評頭論足,不要過分在意,耿耿于懷。因為這可能只是對方一時失口,并無惡意,也不想結怨。這種時候就需要一種高姿態(tài),顯示自己的風度。
(2) 平 衡
如果與同學鬧僵了,不要總是試圖讓兩人的關系恢復如初,因為這時雙方的心理都處于一種適應階段,適當?shù)氖璧桥c此時的關系程度相適應的。若是與關系不錯的同學發(fā)生矛盾,矛盾又不是太大,可以先采取冷處理的方式,過一段時間后自然會淡化矛盾,到時主動關心對方,矛盾也就解決了
(3) 淡 化
在和同學鬧僵后,不要耿耿于懷,喋喋不休;在矛盾產生的緊要關口切忌大動干戈,似乎不鬧個水落石出和誰對誰錯就不罷休,這種做法最容易激化矛盾,惡化矛盾,既解決不了問題,還影響團結。也不要總是重提舊事,希望求得相互諒解,因為這容易把剛剛長好的傷口重新揭開。這時,如果能淡化以前的不愉快,藝術地找一些共同話題,時間一長,雙方關系的重建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(4) 主 動
有些同學,特別是中學生在發(fā)生矛盾之后,往往因負氣不愿主動與對方交往,一是顧及自己的面子,二是擔心對方不接受反而尷尬。其實,只要機遇把握得好,雙方的不愉快很容易化解。例如,理智地約請對方單獨談一次,不要讓矛盾積累并且惡化。把自己的想法、觀點、建議全盤托出,讓對方參考,不必強求。談話中要講究語言藝術,注意分寸感、盡量使語言幽默、詼諧,以緩和緊張的局面。如果一時無法解決矛盾,可以依靠團、隊組織或
相關新聞:
上一篇:中學生戀情的特征
下一篇:永遠不要對父母說的十句話